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上市募资变成了“圈钱套利”?警惕大A变成了“诈骗市场”?

时间:11-27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99

上市募资变成了“圈钱套利”?警惕大A变成了“诈骗市场”?

当一个公司需要发展壮大时,就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但是怎么样才能得到公司需要的资金呢?有几种途径:银行借款,发行证券等。其中发行证券包括: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发行股票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最为重要的途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发行股票募资相当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上市公司就某个项目的发展向市场公开募集资金,而投资者也对于该项目前景十分看好,能够掏出真金白银进行投资。因此,双方达成默契,专款专用,共享项目发展的成果。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一般要与招股说明书或者其他募集说明书的承诺一致。因此,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最近,某上市公司存在银行近6000万元募集资金“不翼而飞”的新闻有了后续。证监会也决定对其立案调查,原因是该公司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屡见报道。“说好募资研发办厂,公司老板却拿去理财买房”。像这种随意更改募集资金投向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招股说明书最初的承诺,还折射出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非常不规范。按道理来说,募投项目应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但是如果公司以计划赶不上变化为借口,不但说明上市公司在对募投项目时的论证不够严谨,同时也反映出该企业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很大不足。然而这种可怕的事情在大A中却有很多。许多上市公司在解释为何更改募资用途时,都表示那是为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公司的经营有利”,在他们的眼里变更募资用途也不算什么大事。例如,有些公司会偷偷挪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在信息披露时弄虚作假,这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知情权。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公司擅自更改资金用途,会对主营业务产生严重影响,这就要求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一起来承担风险。如果上市公司可以随意、恶意更改募资投向,慢慢变会演变成“公司有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都会向市场伸手融资”或者“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圈钱套利”等,这不但扰乱资本市场运行秩序,还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近日,澎拜新闻发表研究文章说,从2018到2023年,在五年时间里,我国的上市公司就从3000多家上升至5000多家,而IPO融资也超2.2万亿,定增近4.4万亿。然而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我们的大股东居然减持套现超过了3万亿!这说明什么?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要上市?他们上市后并不是尽心尽力地去创利回报,他们反而想方设法地去套利获现,据为己有。有关A股的这些数字都是公开的,可信度极高。现在大股东套现规模居然高达IPO和融资额的近一半!这“活脱脱类似于市场欺诈,盗抢行为,为富不仁”。当前,大A存在的问题已经明确地摆在这里,对于股东减持套利获现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强烈建议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待遇与公司业绩挂钩!否则,投资者对于目前的形势还会有信心吗?!证监会也多次强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原则上应用于主营业务,应当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不得擅自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但违规变更现象仍然断出现,说明现行监管存在极大地薄弱环节。必须要完善法规,加大惩处力度。例如,发生违规的上市公司严格限制再融资资格、融资金额,或责令其将相关募资用于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等。只有通过大幅度提高这些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把股市当成圈钱工具!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